不得不看,员工“被迫离职”的几种情形及法律对策!

杨菲
2025-04-18
来源: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

w7VTAWeA.jpg


相信很多员工有这样的苦恼,明明不是自己原因离职,最后被一番操作下来,却无法拿到应有的补偿。

常见的被迫离职有以下几种:


1.原公司推荐子公司或其他公司“工作机会”,诱惑员工主动辞职。

这里的“工作机会”很有可能是一个陷阱。例如员工在A公司工作了5年,若被公司辞退,可以获得5个月甚至更多的经济补偿。但员工如果主动辞职来到B公司,在离职到与B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有时间差的。最终能否顺利入职B公司,新工作待遇如何都是未知数。

律师支招:员工在面临新的工作机会时,要充分考察新公司资质,以及新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薪酬。如果新公司存在诸多不确定风险,就坚决不能主动离职。如果新公司确实是个好机会,那员工在离职前,应要求原公司和新公司双方均同意先签订劳动合同再离职。同时,在新劳动合同里要细化岗位要求、薪资待遇、合同年限以及违约责任,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
2.增加工作量或更改业务指标,让员工无法顺利完成而被迫辞职。

如果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大而主动辞职,那正中公司下怀。

律师支招:这种情况下不要硬逼自己,员工应做好自己的工作记录表,并留取公司交派工作时的证据。对于无法完成的工作,可以向公司申请加班及加班补助。若公司以未完成工作任务为由减少工资,则员工可以以公司扣减工资为由,要求获得离职后的经济补偿金。


3.公司拖欠、克扣员工工资奖金等福利,迫使员工辞职。

公司拖欠、减少员工工资待遇,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和合法的流程,如公司发生经营困难,在与员工协商一致,或者征得公司工会同意后变更劳动合同。

律师支招:公司无正当理由拖欠、克扣员工工资,员工可以以此理由辞职并获得公司经济补偿金。若公司经合法程序拖欠、减少员工工资,劳动者此时提出辞职,也是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的。需要经过一段合理期限,或者公司违反新更改的劳动合同,则员工提出离职可以获得经济补偿。


4.公司调整员工工作岗位,员工因工资降低或不适应岗位被迫离职。公司为规避经济补偿金,常私自给员工调换工作岗位,再以员工不符合新岗位要求为由辞退员工;或者各种PUA员工,让员工承受不住心里压力主动辞职。

律师支招:公司单方面给员工调整工作岗位需证明以下内容:(1)劳动者不胜任工作岗位;(2)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,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。除此以外的调岗都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。员工有理由拒绝调岗,并以此为由离职,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。


后语:劳动者“被迫离职”的情形五花八门,没有公司做不到,只有公司想不到。劳动者应提高警惕,留存好劳动合同、签到记录、工作记录、往来信息等证据,同时,不该签的字别签。若遭遇“被迫离职”,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,让律师帮您固定好证据,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!

本文作者: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  杨菲

阅读5
分享